一邊是無處不在的電商活力,一邊是無處安放的快遞垃圾;物流業粗放式的“野蠻生長”是時候轉型升級了,根據各大物流企業和電商平臺的綠色試水行動,“綠色快遞”正在路上。
破解快遞包裝垃圾難題 綠色物流需要更多智慧擔當
5月23日,由菜鳥牽頭、阿里巴巴新零售板塊全面集結,共同宣布啟動綠色物流2020計劃,全面向快遞污染宣戰。據介紹,到2020年,天貓直送全部升級使用環保快遞袋,零售通百萬小店紙箱零新增,餓了么推廣綠色環保外賣聯盟。一個綠色物流升級圖景正在成型。
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快遞外賣行業,產生了大量包裝垃圾。僅2017年一年,我國400億件快遞包裹產生了近40億個包裹箱、80億個塑料封套、40億個文件封套、400億張快遞運單以及數量可觀的膠帶……快遞廢棄物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以及社會污染問題日漸突出。
所幸,隨著環境治理的深入挺進,快遞包裝垃圾處理得到更多的關注,相關政策標準相繼出臺。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剛剛閉幕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快遞垃圾也作為重要的環保問題被專門提出。
與此同時,國內快遞公司和電商平臺也紛紛加入綠色物流的“攻堅戰”中,甚至不惜投入巨資發展綠色業務。如:京東物流在2017年底聯合物流公司投入10億元資金建綠色物流基金、蘇寧在今年4月成立綠色包裝實驗室、菜鳥也聯合多個快遞公司成立綠色聯盟、綠色基金等。
為推進綠色物流,減少快遞包裝垃圾,很多創新性舉措被媒體曝出:物流公司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新材料、新能源等技術對物流產業的倉儲、包裝、運輸和末端回收等各環節進行改造升級;智能快遞柜、共享快遞盒等環保做法應運而生。如何減少包裝、推進綠色物流,主要物流平臺和快遞公司都在積極解答這道“必答題”。
通過綜合分析各大綠色行動,我們發現,提升環保意識、運用信息技術、使用環保包裝袋是頻繁使用的“綠色手段”,而且綠色正在貫穿整個產業鏈。
正所謂,技術引領是提升綠色發展的引擎。物流企業、電商平臺憑借電子面單、智能路由、智能切箱等科技手段,進一步向行業開放綠色技術,助力行業綠色升級,源頭減少快遞垃圾。
以杭州為例,快遞電子面單取代原來四聯紙面單,為全社會節約了大量的紙張,快遞包裹箱根據商品的體積自動推薦,避免大箱裝小貨,減少了對紙箱的浪費。同時,今年2月,數千個循環箱率先在杭州上崗,從菜鳥倉到全國零售小店的配送,循環箱替代了傳統紙箱。
當然,從傳統的快遞紙箱到環??爝f袋、循環包裝袋、共享快遞盒、可降解快遞袋的推出,不僅僅是包裝材料的變化,更是環保理念的具體落地執行。未來,我國將加強快遞包裝回收利用。據菜鳥表示,今年雙11期間,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10個主要城市,將全面開展快遞紙箱回收行動。
另外,據媒體報道,在菜鳥平臺上,電商倉庫正在使用環保快遞袋和循環箱發貨;快遞轉運中心則大量使用了環保集包袋;在末端配送環節,新能源車、循環保溫箱正在普及。
作為是一項系統工程,綠色物流、綠色快遞依靠任何一方“單打獨斗”都成不了氣候,需要政府、企業、商家和消費者協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打破困局。業內認為,除了推動綠色產業升級之外,如何進一步行動,將計劃落到實處,需要更大的智慧、更大的擔當。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公司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路49號院點石商務公園6號樓1005號;工廠地址:北京豐臺區北宮森林公園南50米;
+86(010)8869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