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講到子貢問政,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問,必不得已去掉一個呢?孔子說可以去掉足兵,子貢再問,如果必不得已再去掉一個呢,孔子說可以去掉食。接著孔子說出了一句非常值得深省的一句話:“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大家不要覺得這是一番空洞的言論,這個“信”對于任何一個集體、一個團隊都極為重要。戰國時期智趙之戰時,有人建議趙襄子退守城敦厚實的長子城或是倉庫殷實的邯鄲,但趙襄子認為城敦厚實或是倉庫殷實都是疲民搜刮所致,所以決定退守了尹鐸曾經推行仁政的晉陽城。智伯與魏、韓兩家決開晉水淹沒晉陽城,圍困晉陽一年之久,晉陽居民寧可“懸釜而炊”、“易子而食”也沒有反叛之心。今天再看古今中外歷代創業,哪個不是從小到大,打的仗哪個不是以少勝多,靠的既不是是“足兵”也不是“足食”,而是仁愛待人換來的擁護。
我在帶團隊的時候就經常想領導的威信該如何來,我會經常與高管們分享吳子帶兵的故事,戰國軍事家吳起作為統將與戰士同宿同食,和戰士們同甘共苦,戰爭一發將士們拼死殺敵毫無退卻之心,吳起為帥為魏國爭取了千里的土地,所戰無敗績。而聽聽現在的所謂“企業管理專家”、“管理大師”開的所謂的“講座”,教著人們不切實際的管理方法、教著高管論資排輩、教著下面的人混世俗,而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可有可無的細枝末節,真理往往是最樸素的,仁待自己、仁待團隊、仁待行業方能立信心、立己威、立共識。
有人說帶兵有慈、嚴之分,這里的慈與嚴都只是方法,而所謂的仁愛則是本心。一個人心中沒有正義心,沒有與群眾站在一起的態度是不能委以重任。當一個領導懂得他所有的權力、威信都來自于下面人的支持時,他便該懂的工作之外的論資排輩或是夸夸其談的人生道理都不如實實在在去關心下屬、同甘共苦更能獲得威信。
威信不只是工作中的權力,是一個人高尚人格的體現,更是一個事業領隊人智慧價值的體現。能擔當統帥的人會靠智慧樹威信,靠其忠勇樹威信,靠胸懷樹威信,而不會靠足兵、足食有恃無恐,更不會靠親信、靠阿諛奉承樹威信。這是鼎創的文化,我們永遠將博愛與尊重作為服務社會與內部管理的信條,我們相信精心真誠終會獲得認可與支持。
2016年6月28日
公司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路49號院點石商務公園6號樓1005號;工廠地址:北京豐臺區北宮森林公園南50米;
+86(010)8869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