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有七個孩子,我是最小的一個。小的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哥哥姐姐或是務農、或是打工來拉扯這個家。我的母親很不容易,照顧年邁傷殘的父親,還要相繼關心著長大的兒女,那時候我沒什么成為大科學家、成為大明星、成為武林高手這樣的童年夢想,只是希望自己能想辦法讓我的家人生活變的更好。
在我十四歲的時候,大我三歲的哥哥獨自去往深圳闖蕩,相比起其他的孩子,命運提前賦予了我們家庭的孩子成長的責任。過了幾年我來到了北京,你能想象到這么大的城市里、擁擠的人群中,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女人在她如含苞綻放的青春韶華中承擔的巨大寂寞么。所以直到現在我也特別感謝那時候幫助過我的導師與長輩們、幫助過我的大哥大姐,在那時我的理想也并不是什么穩(wěn)定的工作或是相伴的愛人,我希望我能自己能對得起他們的幫助,未來也能幫助別人。
我有6個哥哥姐姐,雖然父親和我的故事并不多,在我印象中只留下了一個嚴肅的老傷兵的身影,但他是我們全家人的英雄,傳承給我了他忠厚、正直的品格。 21歲的時候,我的父親去世了,那是對我震撼非常大的一件事,很長一段時間我痛恨自己沒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沉入深深的自責與迷茫中。直到我有了孩子后,家族的傳承對于成員生命的意義,我開始相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高尚的精神可以傳播得很遠,可以幫助超過身邊更多的人。
在北京迷茫打拼的幾年里我曾想過投身公益、去做教育、開發(fā)影視,這些想法并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想去通過這些成就自己,而是心中有了美好的愿望,就希望能實現它們,我幻想過、追求過、努力過,但因為種種因素,包括沒有堅持讓我心中這些不一樣的世界只能沉浸在夢想中,而在這個過程中我理解了所謂夢想對于現實的意義。后來我偶然看到了北京成堆的建筑垃圾,聽人說了建筑垃圾的危害,于是我立下決心,我希望讓北京像我的家鄉(xiāng)宜賓一樣美麗。08年我開始投入到建筑垃圾資源化這個產業(yè)中,當時沒有什么具備規(guī)模的企業(yè)、也沒有個明確的方向,投資轉型自己去開辟一條路可能是最適合我的方法。
很多人的想法和我是不一樣的,他們見多識廣,也很聰明,給我分析了一套又一套,意思是這事我夠嗆,至少不是我這個小企業(yè)能去做的。而我的回應是我想的并不是賺錢這么簡單,我想的是幫助更多的人,我想的是改變世界。這就是我認為我的理念先進之處,我們應該將這個產業(yè)置于城市的發(fā)展與建設中,而不是單純的廢物處理與建材生產,所以我把鼎創(chuàng)的使命定為:讓每一個家庭享受資源化帶來的福果,讓每一個城市理解資源化理念,為建設資源化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事實又并非一句吶喊這么簡單,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也會有“捷徑”的方案動搖你的意志,你會懼怕新的問題?你會選擇“捷徑”去撈錢走人?當你想想你走過的生活,哪些艱辛的路時,你的心中就會有堅定的答案。我用二十歲的勇敢去改變了我的命運,我希望能用三十歲和未來去改變這個世界,讓更多人生活得更好。有人說我是心懷美政的屈原,我說我比屈原要更幸福些,在這個時代我聽說了很多“一切皆有可能”的故事,我有相信自己是一個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
時光飛逝,偶爾經歷某些事時,我還能想起來過去的時光。我很清楚從小到大支撐我走到今天的,或者說活到現在的不是一粥一飯,而是愛、是夢想。不管遭遇到貧窮、寂寞、欺騙、惡毒的流言、朋友的背叛、商友的狡詐,總會有人讓我相信光明磊落的活在世間;無論我是一個一無所有小女孩、一個二十歲的貧窮的小姑娘、一個家庭主婦或是一個還在創(chuàng)業(yè)的企業(yè)家,我都有一個奉獻的追求,一個改變生活、改變世界的理想。
我的成長歲月里永遠都有一個奉獻的愿望,我把它區(qū)別于想要一個玩具、想賺更多的錢、想環(huán)游世界、想成為一個著名企業(yè)家,它叫夢想。
公司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qū)八大處路49號院點石商務公園6號樓1005號;工廠地址:北京豐臺區(qū)北宮森林公園南50米;
+86(010)88696018